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专家论坛

  • 基于三阶段培养模式提升老年医学临床型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索

    杨晓琳;孙敏;王哲;王越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老年医学的持续发展,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愈发显著。有效的沟通技巧不仅能显著减轻老年患者的焦虑与恐惧情绪,还能增强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信任度,从而改善治疗效果并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分析老年医学临床型研究生在医患沟通方面的技能现状,探讨医学教育中沟通能力的培养模式,并基于“三阶段培养模式”提出具体的沟通策略及评估体系,同时讨论其面临的挑战。本研究可提升老年医学临床型研究生的医患沟通技能,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鼓励老年医学教育者探索适合我国老年医学临床型研究生的沟通能力培养方法。

    2025年03期 v.46 257-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论著

  • 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用药依从性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美茹;马丽娜;杨申申;王宁;王伟华;

    目的 探究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用药依从性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方法 2023年3月—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北京市两家社区医疗机构中选择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进行调研。采用一般信息调查表、中文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中文版服药信念特异性问卷以及衰弱评估量表收集数据。通过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对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用药依从性进行分类及命名,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340份,剔除无效问卷23份,回收有效问卷317份。通过潜在类别分析将317例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分为3个类别:整体用药依从性较差组、主观用药依从性不佳组、整体用药依从性较好组。三组文化程度、居住地、年度总收入、付费类型、科普公众号的关注度、日用药次数、衰弱分期及服药信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付费类型、衰弱分期、服药信念水平、科普公众号关注度是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用药依从性有待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应根据用药依从性类别特征进行个性化干预。

    2025年03期 v.46 262-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 虚拟现实技术对养老机构老年人平衡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束娇娇;夏热帕·阿不都拉;哈丽米热·阿卜杜吉力力;杨芮琦;阿斯古丽·图尔荪;阿依沙·吉力力;张晶;帕丽达·买买提;

    目的 系统评价虚拟现实技术对养老机构老年人平衡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对养老机构老年人平衡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1月1日。采用RevMan5.4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4项研究,总样本量58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虚拟现实技术可缩短老年人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时间,延长单腿站立测试时间,提高Berg平衡量表评分,改善步态,增强下肢肌肉力量,降低跌倒恐惧感,但对步行速度无影响。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对养老机构老年人平衡功能、下肢肌肉力量及跌倒恐惧感方面具有明显效果,但对步行速度方面的影响尚不明确,仍需进一步研究。

    2025年03期 v.46 270-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通过巨噬细胞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迁移和侵袭的机制研究

    李亚菲;刘璐;吴牵芊;朱凌傲;董晓丹;李波;

    目的 探究巨噬细胞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在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诱导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阐明HMGB1通过巨噬细胞促进OSCC迁移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佛波酯刺激人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成为M0巨噬细胞,在HMGB1的刺激下采用PKM2抑制剂进行干预,对得到的M0巨噬细胞进行分组处理,根据是否抑制PKM2分为对照组和PKM2抑制剂组,对照组在CAL27肿瘤条件培养基中加入人源重组HMGB1(rhHMGB1),PKM2抑制剂组在CAL27肿瘤条件培养基中加入rhHMGB1和PKM2抑制剂。采用Transwell共培养体系检测两组CAL27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中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86以及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的阳性率,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Transwell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PKM2抑制剂组的CAL27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PKM2抑制剂组的M1型巨噬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86的表达水平呈现出显著的降低趋势(P<0.01),而M2型巨噬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206的表达则呈现上调趋势(P<0.05)。qRT-PCR的实验数据表明,与对照组比较,PKM2抑制剂组的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iNOS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TNF-α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01),而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Arg-1和TGF-β的基因水平均显著上调(P<0.01)。结论 HMGB1通过PKM2诱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1型极化,促进OSCC的迁移和侵袭。

    2025年03期 v.46 280-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 老年患者种植体早期失败的影响因素

    路博闻;魏泰;张双全;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种植体早期失败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老年患者发生种植体早期失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2023年12月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接受士卓曼系统种植手术的老年患者资料。选取年龄≥60岁、病历资料齐全、发生种植体早期失败的34例患者为病例组;按1∶4频数随机匹配同术者、同期、同类术式未发生种植体早期失败的年龄≥60岁的136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老年患者发生种植体早期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吸烟、骨质密度分类及愈合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代入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质密度是老年患者种植体早期失败的影响因素。结论 牙槽骨骨质密度分类是老年患者种植体早期失败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Ⅰ类骨质密度是独立危险因素;针对Ⅳ类牙槽骨骨质,临床采取相应积极措施,可以降低种植体早期失败风险。

    2025年03期 v.46 287-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 经左侧鼻烟窝部远端桡动脉入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优势

    金鑫;王宇娇;化富玉;李敏;

    目的 探索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老年患者经左侧鼻烟窝远端桡动脉入径的治疗方法及优势。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956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入径分为股动脉组(779例)、近端桡动脉组(14例)和左侧鼻烟窝远端桡动脉组(163例),比较三组术后血管并发症、舒适度及相关手术指标。结果 三组术后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近端桡动脉组术后血栓发生率分别高于股动脉组和左侧鼻烟窝远端桡动脉组(P<0.05)。三组术后手术肢体疼痛、麻木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股动脉组术后手术肢体疼痛、麻木发生率均高于左侧鼻烟窝远端桡动脉组(P<0.05)。三组术后术肢加压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放气/减压次数、入路动脉累计穿刺次数、加压材料花费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左侧鼻烟窝远端桡动脉组术肢加压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最短,术后放气/减压次数、入路动脉累计穿刺次数及加压材料花费相对较少。结论 对老年患者,经左侧鼻烟窝部远端桡动脉入径行肝动脉化疗术可以简化工作,减少治疗工作量,同时患者血管并发症少、舒适度高、花费少,利于临床推广。

    2025年03期 v.46 292-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9K]
  • 基于SIRT1-NF-κB/PGC-1α-BDNF信号通路探讨跑台运动和饮食控制对ApoE-/-小鼠模型认知功能的影响

    许婷;邓文娟;李树峰;刘艺;石芷僮;张潇月;王宁萍;

    目的 探究跑台运动和饮食控制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模型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40只ApoE-/-雄性小鼠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随机均分为高脂饲料运动(HFD+TR)组、高脂饲料静息(HFD+SED)组、饮食控制运动(DC+TR)组、饮食控制静息(DC+SED)组,每组10只。HFD+TR组、HFD+SED组继续用高脂饲料喂养10周,DC+TR组、DC+SED组改用标准饲料喂养10周,进食量控制为正常摄入量的70%,同时对HFD+TR组、DC+TR组进行跑台运动干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小鼠的认知功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检测海马体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转录因子NF-κB(NF-κ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因子α(PGC-1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饮食控制和跑台运动可以改善小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ELISA和RT-qPCR检测结果显示饮食控制和跑台运动可降低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水平,还可降低小鼠海马体中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但是可升高小鼠海马体中SIRT1、PGC-1α、BDNF 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 跑台运动和饮食控制可通过介导SIRT1-NF-κB/PGC-1α-BDNF信号通路来减轻小鼠海马体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小鼠的认知功能。

    2025年03期 v.46 296-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 药物基因检测在颅内药物涂层球囊术后的作用

    吴明薪;秦鹏;徐邵文;张奇志;

    目的 通过对比药物基因检测指导下的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与常规抗血小板治疗的差异性,评估药物基因检测指导下用药的收益。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收治的因颅内动脉狭窄行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基因检测组(A组)和非药物基因检测组(B组),各40例。于治疗后半年、1年后,运用脑血管造影、颅脑磁共振和颅脑CT血管造影来评估血管状态,比较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半年,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鼻出血、牙龈出血、泌尿系统出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消化系统出血率低于B组(P<0.05),A组出血事件合计低于B组(P<0.05)。随访1年,A组终点事件合计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后,通过药物基因检测后选择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降低近期老年患者的出血风险,改善远期预后并延缓终点事件的发生。

    2025年03期 v.46 303-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7K]
  • 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邹琪;陈敏;刘京华;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2024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1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瑞马唑仑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苏醒质量,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认知功能得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气管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 min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更高(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更短(P<0.05),术后1 d和3 d的认知功能得分更高(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相较于丙泊酚,瑞马唑仑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血流波动更稳定,术后苏醒较快,不良反应少,对认知功能影响小,适用于机体较为衰弱、血流动力学容易不稳定的老年患者。

    2025年03期 v.46 308-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 视觉反馈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对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陈思雨;王丽;胡琴;倪璇;孙超;

    目的 探讨视觉反馈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对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增加视觉反馈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统计两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ADL)评分、步态分析参数、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ODI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BS评分、IADL评分、步态分析参数、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视觉反馈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可促进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提高腰椎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恢复。

    2025年03期 v.46 313-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 血清活性氧水平对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预测价值

    虞妙婷;张丽;杨文君;马丽;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活性氧(ROS)水平对终末期肾病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4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慢性肾脏病患者是否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分为进展组(49例)和未进展组(125例)。收集患者入院时人口学资料、合并疾病类型、临床资料等作为基线资料,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ROS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ROS水平与终末期肾病进展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ROS水平对慢性肾脏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预测效能。结果 进展组的年龄、男性占比、收缩压、24小时尿蛋白及血清ROS水平均高于未进展组(P<0.05),估计肾小球滤过率低于未进展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校正混杂因素后,血清ROS为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ROS预测慢性肾脏病进展的cut-off值为14.61 ng/mL,预测的AUC为0.81(95%CI:0.75~0.88),灵敏度为84.8%,特异度为70.2%。结论 血清ROS水平与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发生风险显著相关,并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2025年03期 v.46 318-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杞菊地黄丸治疗干眼症的作用机制

    徐晨;梁鹏飞;师若迪;俞洋;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杞菊地黄丸治疗干眼症的药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 从TCMSP数据库及药典中获取杞菊地黄丸的有效活性成分,并将其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平台转换为标准基因名。疾病靶点自GeneCards、OMIM及DisGeNET数据库筛选得到。用Cytoscape3.9.1软件构建并分析复方网络,得到药物主要活性成分。在STING平台对杞菊地黄丸与干眼的交集基因进行蛋白互相作用分析,而后导入软件筛出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AutoDock4.2.6软件完成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得出149个杞菊地黄丸的有效成分及2 014个干眼靶点,两者共有89个交集基因。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β-谷甾醇、柚皮素、豆甾醇、异鼠李素,核心靶点包括蛋白激酶B(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肿瘤蛋白P53(TP53)、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B)、雌激素受体1(ESR1),关键通路涉及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 杞菊地黄丸治疗干眼症可能是通过槲皮素等作用于AKT1、TNF、TP53、IL6等核心靶点,调节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抑制凋亡的作用。

    2025年03期 v.46 32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4K]
  •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李芫瑶;王莹;谢彩芬;郭萌;牛瑜;

    目的 探究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西安市第九医院内分泌科推行MDT模式的时间(2023年4月)为节点,将2022年10月—2023年3月入组接受治疗的86例老年T2DM患者纳入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将2023年4月—9月入组接受治疗的87例老年T2DM患者纳入MDT组,实施MDT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社会支持水平评分、自我管理效能感评分、健康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差异。结果 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P<0.05),且MDT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社会支持评分、自我管理效能感评分、健康行为评分均升高,且MDT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T2DM患者中实施MDT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还能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和自我管理效能,进一步改善患者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

    2025年03期 v.46 330-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 氨溴索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

    陆秋英;高妍芬;单燕;徐亚萍;

    目的 探究氨溴索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氨溴索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50例,对照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50例。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呼气峰流速)、心肌损伤标志物(N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炎症因子及免疫指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CD40配体、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功能指标均升高、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均降低、炎症因子及免疫指标均降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氨溴索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联合使用在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较单独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更能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肺功能及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炎症因子水平,从而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2025年03期 v.46 336-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0K]
  • 创新扩散理论下规范化干预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霍丽敏;李丽芳;王慧娟;刘运平;

    目的 探讨创新扩散理论下规范化干预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干预,观察组给予创新扩散理论下规范化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情绪、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自我效能及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情绪、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自我效能相关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中国脑卒中量表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各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创新扩散理论下规范化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自我效能,提升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

    2025年03期 v.46 342-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片语健康

  • 有钱难买老来瘦

    于永利;

    <正>“有钱难买老来瘦”。这话对,因为肥胖是病;这话也不对,因为要看怎么瘦。胖瘦可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衡量。BMI等于体质量(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在美国,BMI为18.5~24.9 kg/m~2被界定为不胖不瘦,BMI为25.0~29.9 kg/m~2判定为超重,BMI<18.5 kg/m~2判定为低重,≥30.0 kg/m~2判定为肥胖。42.4%美国成年人的BMI≥30.0 kg/m~2。对于亚裔,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降低界定超重和肥胖的BMI的标准,因为有证据表明,BMI较低的亚裔个体也有较高的心血管疾病或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1-2])。

    2025年03期 v.46 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 大腹便便

    于永利;

    <正>肥胖分中心型肥胖和外周型肥胖。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被用来界定胖瘦,但它不涉及脂肪分布,不区别中心型肥胖和外周型肥胖。中心型肥胖可用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判定。腰围是在胸廓下缘与髂嵴之间的中点或髂嵴上缘平行于地面一圈的长度。腰围大的人内脏脂肪组织(Visceral adipose)过多,进入了中心型肥胖的行列,表现出“大腹便便”的体态~([1])。

    2025年03期 v.46 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 减肥是治病

    于永利;

    <正>肥胖是病,减肥是治病。管理生活方式是治疗肥胖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少吃、多活动、均衡营养、节律睡眠、平和情绪、融入社会和做些有意义的事都是在管理生活方式。靠这些管理,能将体质量减少5%~10%~([1])。药物治疗可能实现5%~25%的减重~([1])。一些严重肥胖的人可能会接受减肥手术(Bariatric surgery),这类手术可实现减重20%~30%的效果~([1])。

    2025年03期 v.46 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 减肥有风险

    于永利;

    <正>每枚硬币都有两面。减肥有益健康,也带来风险。风险和减肥效果共存,风险藏匿于有效之中。风险一是发生胆结石。快速减肥会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促进形成胆汁水合物晶体,这些晶体会集成胆结石。减重手术后发生胆结石的风险概率为2%~8%~([1])。风险二是肌肉萎缩和骨质流失。在减肥手术后一年内,无脂体重(Fat-free mass)可能下降约21%,瘦体体重(Lean body mass)可能下降约22%,肌肉减少症患病率可能从8%上升至32%~([1])。各种减肥疗法都可能导致骨矿物质密度减少和肌肉萎缩。

    2025年03期 v.46 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2K]

综述

  • 溃疡性结肠炎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刘策;杨利学;马宏忠;周昌文;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肠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重,我国骨质疏松症(OP)患者数量已居全球之首。UC会继发体内多方面病理性改变,导致骨骼微环境稳态失衡,骨密度下降,使UC患者发生OP的风险明显增加。本文就UC致OP的相关发病机制,包括微量营养素缺乏、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肠道微生物紊乱等作一综述,为防止UC患者出现OP提供理论依据。

    2025年03期 v.46 347-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 老年冠心病合并肌少症的评估方法进展

    阚俊鹏;孙颖;

    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肌少症是常见的老年综合征,有研究发现,冠心病合并肌少症患者发生全因死亡、残疾等不良结局事件较多,因此,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肌少症筛查和评估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对肌少症的定义和诊断过程、流行病学、肌少症对冠心病的影响及肌肉质量评估进行综述,进而为老年冠心病合并肌少症的预防和诊疗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46 351-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 老年高血压患者共病的研究进展

    乔力番阿衣·努尔麦麦提;骆秦;

    目前,全球有超过50%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更为严重的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即共病,这使得疾病的管理变得更为复杂,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并带来了巨大的医疗经济负担。本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共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面临的挑战以及当前的预防和管理策略作一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2025年03期 v.46 356-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 黄芪活性成分调控NLRP3炎症小体延缓糖尿病肾病机制

    乔琳;高志强;郭兆安;金艳;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表现为进行性肾脏功能下降,以终末期肾病为主要结局。炎症反应-纤维化是DN进展的关键环节,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被认为是导致该过程的重要原因。黄芪是治疗DN的常用中药,其中多种活性成分可靶向干预NLRP3炎症小体的启动与激活,延缓DN进展。本文就NLRP3炎症小体在DN炎症反应-纤维化中的关键作用及黄芪活性成分通过干预NLRP3炎症小体缓解DN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DN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2025年03期 v.46 360-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 老年口腔衰弱与抑郁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谢佳;马青;方荣华;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日益上升。口腔衰弱与抑郁逐渐成为老年人的常见健康问题。牙齿脱落、咀嚼功能减退、舌压降低、口腔运动功能减弱以及吞咽困难等口腔衰弱症状增加了老年人罹患抑郁的风险;而抑郁则进一步加剧口腔衰弱的风险。口腔衰弱和抑郁存在共病因素,与营养不良、多重慢病及牙周炎有关。本文拟就两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旨在为老年人口腔衰弱与抑郁症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3期 v.46 365-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教育实践

  • 基于卓越药学人才理念下的临床药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王鑫璐;宋燕青;李敏;李艳娇;

    对我国临床药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以卓越药学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基础,建立以临床合理用药技能培养为主,药品供应为辅的“3阶段+3实践”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具体阐述了该模式的培养内容、方式、方法及考核等,进而总结出更适合国情与学情的临床药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2025年03期 v.46 370-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 基于智慧课堂和虚拟互动的“理实结合”病理学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何旭;石英爱;张海英;吕爽;李伟;李艳茹;王医术;

    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形态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理实结合”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病理学教学的不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结合“理实结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优势,探讨了基于智慧课堂和虚拟互动的病理学“理实结合”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和实施,为培养专业型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2025年03期 v.46 374-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 老龄化背景下课程思政在心血管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朱翠琳;朱志成;李博;吴慧颖;王铂文;朴虎林;王天策;李丹;柳克祥;

    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都是造成老年人死亡和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培养能够掌握老年心血管疾病特点的医学人才是心血管外科教学的重要任务。课程思政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在老龄化背景下的心血管外科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外科学》的“心脏疾病”这一章节的课程思政教学为例,探索、挖掘多方面的思政元素,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心血管疾病外科知识的掌握,更有助于帮助学生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医德医风高尚的心血管外科人才。

    2025年03期 v.46 378-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 以学生为中心的临床案例教学法在中医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与实践

    徐光勋;徐向东;张红升;裴晓璐;范圣凯;曹迎;曲志成;

    目的 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法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月—12月在急诊科进行规培的医师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由固定老师带教,在临床中进行理论和实践操作讲解及示范操作,选择合适案例由学员独立完成。从2023年1月—12月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法的规培医师中随机选取30名,作为观察组,在使用该法教学过程中,强调以核心病机为带教重点,从课本出发层层推进,多学科知识点串联。培训结束调查两组对急诊规培的满意度,自我评估的临床辨证能力。并对比两组的出科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规培医师对急诊教学满意度及自评辨证能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科考试中辨证论治能力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法,可提高规培医师的临床辨证论治能力和对规培的满意度。

    2025年03期 v.46 382-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1K]
  • 下载本期数据